四妙笔阁 > 其他类型 > 魏虎将 > 第九十八章 治蝗二策

第九十八章 治蝗二策(1 / 1)

在石苞来之前,风尘仆仆赶回洛阳的何晏,就被夏侯称派了出去。

原因正是因为夏侯称看见邓艾推荐石苞的信,想起了被自己以往的另一个名人。

也是邓艾的宿敌,这个一直夏侯称都想不起来的人,天水姜维。

这下夏侯称在看见邓艾就不会觉得心塞了,这两个被夏侯称忘记的,和邓艾有关的人都被夏侯称想了起来。

“平叔,我有一件大事项托付与你。”

“君侯吩咐便是。”

“替我找一个人。”

何晏笑了笑,露出一个“你懂的”的表情。

“君侯这是看上哪家姑娘了?我何平叔别的不敢说,寻美人倒是有一手。”

“不是让你寻美人,是帮我寻一个大才。”

何晏这才正经起来。

“此人有何特征,家世如何?”

特征?家世?

夏侯称不知道啊。

天水姜维,姜伯约,后来撑起了季汉,不断北伐,最后还坑死了邓艾。

夏侯称知道的就这么多,要说游戏数据,那就是夏侯称的强项了。

历史上的姜维,夏侯称还就真知道一个关键点。

姜维老爹叫姜囧,记住这个事情只因为这名字太魔性。

这是唯一一个夏侯称见到的把“囧”作为自己名字的人。

“天水姜维,字伯约,父亲名叫姜囧。”

“就这?”何晏问道。

“嗯!”夏侯称回道。

“没了?”

“没了啊?”

“就两个名字,如何能从天水郡找到此人?君侯知道天水郡有多少姜姓的人吗?”

“多少啊?”

何晏翻了一个白眼。

“姜姓是天水郡大姓,出自姜齐,秦时强迁入天水,整个天水郡姓姜的少说也有数千人。”

这倒是夏侯称没有想到的,天水居然这么多姓姜的,不过前世夏侯称玩某暗荣的无双系列时,多次完成姜维投蜀的任务,看来雍凉的太守们并不信任姜维。

估计姜维是个小门小户吧,确实有些难为何晏了。

后来何晏找到姜维的时候,才证明了夏侯称对于历史有多么小白,姜维家并非啥破落户。

“若是简单的事情,也就不会劳烦平叔了。”

何晏长舒一口气。

“晏尽力而为。”

何晏转身离去,走了几步突然回头问道。

“君侯可知姜维是哪个县里的?”

“不知道啊。”

听到这回答,何晏又叹了一口气。

“请君侯手书一封信,让郭雍州、给予方便。”

这也是何晏为了保险起见,有官方的支持,总归是事半功倍。

这没问题,夏侯称立刻写了一封给郭淮的信件,感谢他照顾自己的兄长,并且自己将会派何晏去天水公干,希望给予方便。

夏侯称也给二哥夏侯霸写了一封信,并且在信中大肆称赞姜维,让夏侯霸派一个熟悉周边郡县的人帮助何晏,并且要以高规格礼遇姜维。

最后夏侯称再次强调了“结交羌酋”四个字,让他务必对羌人汉人一视同仁。

何晏拿着信件,像夏侯称施礼告辞。

送别了何晏,夏侯称想起了自己这位几年都没见的二哥。

自从夏侯称穿越一来,夏侯霸算是交上了好运。

先是跟着夏侯称混了军功,合着老爹的余荫,一路青云直上,去凉州做了陇西太守、讨蜀护军。

而且夏侯霸的上官,雍州刺史郭淮是夏侯渊的老部下,一起共事过几年,而且郭淮出身世家,长于人情世故。

夏侯霸在陇西受到郭淮很多照顾,日子过得十分潇洒。

今年年初,前任凉州刺史张既病死在任上。

当时曹丕就考虑过让夏侯霸出任下一任凉州刺史。

但是思来想去,觉得夏侯霸似乎没有夏侯称那么靠谱,曹丕准备在磨练磨练夏侯霸。

于是让温恢出任凉州刺史、护羌校尉。

哪知道就是这么凑巧。

温恢凑巧的在赴任途中生病了。

又凑巧直接一命呜呼了。

还没赴任就病死途中,于是这个差事就落到夏侯霸身上了。

夏侯霸兴高采烈的接下凉州刺史、护羌校尉的印授,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,去姑臧县赴任了。

就在新任征东将军参军石苞走马上任的第一天。

夏侯称悠哉悠哉的走出府门,在石苞的服侍下上了马车。

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牛金仿佛和石苞很是熟络。

夏侯称一番询问,才知道二人早上刚进门差点打起来。

耿直的牛金在越侯府外等候夏侯称,还没等到,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五妩媚男子,正是石苞。

看见石苞正在准备车架,牛金问道。

“某乃越侯麾下帐下督牛金,尔乃新来的马夫?”

石苞笑呵呵的拿出参军的腰牌给牛金。

牛金一看这个人竟然是参军,却在做马夫的事情,很是疑惑,于是上前和石苞攀谈。

一番谈论下来,两人竟然成了朋友。

原来正是因为二人同样出身平凡,一个是农夫的儿子,一个是铁匠的儿子,于是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,变成了朋友。

“怎么还不启程?”

石苞转过身,双手捧着昨日带来的剑回道。

“回君侯,昨日苞太过于欣喜,竟忘记要献剑于君侯。此剑乃在下这些年铸造最为锋利也是最为华丽的剑。”

夏侯称接过剑仔细打量。

“果然是好剑,此剑何名?”

“未曾有名,请君侯赐下。”

“骐骥,以此为名。”

说完夏侯称将剑递给石苞。

“君侯这是?”

“骐骥剑当赠骐骥之才!望君勉之。”

石苞闻言郑重其事的收下了骐骥剑,将其系于腰间,转身替夏侯称驾车。

三人到达典农府后,夏侯称立刻开启了石苞治蝗的方法。

石苞治蝗的方法有两条。

第一个便是邓艾写给石苞的方法。

灭杀蝗虫的幼虫。

邓艾在田间混迹了很多年,总是站在田边,观察附近的山川地势。

哪怕是灾年也是如此,逐渐的邓艾发现规律。

每次蝗灾发生的那年春天,田间总是有着微微隆起小土包,上面有着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。

后面这些小土包中会出来一只又一只蹦蹦跳跳的虫子。

而没有蝗灾的年份,田间便很少见到这些。

于是邓艾猜想,这些虫子应该就是蝗神的先头部队,只要他们出现,蝗虫就不远了。

所以消灭他们,也许蝗虫们会害怕,就不会再来也说不定。

于是邓艾尝试过很多方法,最后发现这些虫子最害怕响声。

只要在他们身边发出响声,这些虫子就会在田间乱蹦乱跳。

其实邓艾的想法是对的,只是他不知道的是,这些小虫子正是蝗虫的幼崽,消灭了他们,蝗虫自然不会出现。

所以邓艾给出的方法就是,在田间找到这些隆起的小土包,以越人的铜锣敲出响声。

将这些虫子逼出来杀掉,并把这些小土包烧毁,如此就可以灭掉这些蝗神的先锋。

第二个方法是石苞这些年游历在外发现的。

当年石苞和邓艾一同做学士的时候,邓艾也将小土包的发现告诉了石苞。

石苞当时就对邓艾的想法感到认同和新奇。

当时石苞投奔郭玄信之前四处求官,到过很多地方。

他发现的湖面上总是有着很多舒凫,而且很多百姓家里也有饲养舒凫的家养版本,鹜。

而这些舒凫和百姓家中的鹜都很喜欢吃小土包的虫子。

石苞曾经目睹过田间蹦起的虫子被这些舒凫和鹜当做食物吃掉。

甚至发现他们十分喜欢这种食物,一到大规模出现这些虫子的时候,鹜甚至都不吃人们饲养他们的食物。

只是这些饲养鹜的人家并不多,若是加大饲养鹜的规模,加上禁止百姓猎取舒凫。

在将这些鹜赶到田间去,还能怕消灭不了这些虫子?

这个方法不比邓艾的强?又省人力。

这个方法只有一个困难的地方,那就是如何多让一些百姓饲养鹜。

夏侯称听到这个方法的时候就明白。

还能怎么放百姓们多饲养鹜?

无非就是钱嘛,咱华夏老百姓最纯朴了,只要不用自己出钱,啥东西咱都养,还能多一个食物来源。

反正都是朝廷拨款,那就可劲儿造呗,今年先给养鹜的人家,每家免去少许赋税。

在让地方上组织养鹜的百姓,驱赶鹜去田间吃虫子,就会容易很多。

等到大家都发现养鹜可以防止蝗灾,日后蝗灾也能减少些发生频率,不像现在两三年一次。

夏侯称按照石苞的方法布置下去,让典农府的官吏们按照“火烧”“铜锣”“舒凫与鹜”三种方法推行下去。

官吏们听见后议论纷纷,有一位在典农府老吏,典农都尉邢矩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。

“越侯有所不知,蝗灾在市井被称为蝗神发怒,百姓对此奉若神明,火烧法尚可,这驱鹜食虫,恐怕百姓不敢为之。”

夏侯称看了石苞一眼,石苞点了点头表示邢矩的担忧不无道理。

“不知先生(指代比自己年长很多有学问的人)有何教我。”

夏侯称估摸着,既然这个人提的出问题,想必有解决的办法。

邢矩回道。

“可以请阆中侯七子,张梦得相助。”

最新小说: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